原则性
“灵活性”、非原则性的对称。说话、办事忠实并恪守一定法则或标准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政治品质和修养。原则性表现为对信念坚持不渝,对立场坚定不移,对方针、政策、制度、纪律、规范等信守始终如一,贯彻一丝不苟,并同违反者进行不懈的斗争。因此,原则性是党性和阶级性较强的表现。不同的阶级和政党,具有不同的原则性。无产阶级的原则性,即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性要求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地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法律、法令、条例和行为规范;同各种不良倾向、非无产阶级思想、错误思潮进行坚决斗争。在中国新的历史时期,原则性还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等。原则性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配人们自觉地控制某种思想行为或实现某种思想行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奋斗。反对党内、革命队伍内部的无原则纠纷,提高人们的原则性,并且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