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论
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数学分支。1972年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在拓扑学、寄点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描述系统在临界点的状态,来研究非连续性突然变化,即考察某种过程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跃进的一种新理论。哲学上的突变与突变说是有一定联系和区别的。在自然现象、社会活动以及人的行为决策中,突变是普遍存在的。如动物界中的狗被激怒时会进攻,被惊吓时要逃跑,但当激怒与惊吓俱增时,狗可能突然猛扑过来,也可能落荒而逃,很难捉摸。在人们行动和决策中,有时也有突然“杀回马枪”和变化莫测的现象。哲学上的突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飞跃。突变论区别于哲学上的突变,主要在于它是用精密的数字工具为各类突变建立了模型,直观地描述了在临界点附近,外部条件微小变化引起系统突然的跳跃质变的规律,对于防止某些突变,促使事物向良好方向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唐朝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图》的预言有哪些?
- 说起中国第一部预言奇书,大家可能都会想到那部唐朝李世民年间,李淳风、袁天罡师徒所著的《推背图》,据说李淳风预言不止,袁天罡推其背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