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对人、事物、理论或宗教极度信服,并奉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或榜样。信仰不是人们先天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鼓舞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奋斗。历史证明,任何个人、阶级、民族,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支柱,就是一盘散沙。信仰按性质可分为科学信仰和盲目信仰。科学信仰建立在对于客观情况、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它具有客观依据,可以经受实践的检验,因而能给人以正确的方向,对人们的行动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盲目信仰,如对上帝、对错误思想的信仰。这种信仰是荒诞的。尽管它能给人以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但其方向是错误的。信仰是人们的一种自由,不能用强制的方法让人们放弃或接受某种信仰,只能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某种信仰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而具有相对稳定性。但这不是绝对的,随着原来所信仰的对象在实践中的变化或与事实不符时,也会发生动摇或改变。当人们信仰救世主解救自己,而在实践中不断破灭,再受到科学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就会转向信仰科学,信仰历史唯物主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