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
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普遍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它是根据人们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如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救死扶伤等。社会公德对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公德就其适用的范围不同,分为民族的、阶级的、地区的公德。一些事关重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社会公德往往由国家提倡或认可。如中国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82年中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还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