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
光荣的名誉。人们由于履行社会义务或作出优异贡献而得到公认所给予的褒奖。个人的光荣感、自豪感、上进心是获得荣誉的精神力量。荣誉和其他道德范畴一样,也不是抽象的、永恒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不同的职业中,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荣誉以财富和特权为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荣誉以公有制为基础,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相联系,无产阶级衡量荣誉的标准,不是财产、权势和门第,而是对阶级、对人民、对党和集体事业的贡献。在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基础上,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是一致的。个人荣誉不仅仅是个人的所有物,它包含着群众和集体的力量,是集体荣誉在个人身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个人的贡献,特别是先进分子的卓越贡献。共产主义道德的荣誉观是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统一。
上一篇: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
下一篇:劳动观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