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指不良思想或现象刚一冒头就加以制止,不让其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之一。出自《春秋传·文公九年》:“故至尔特书,以示防微杜渐之意,其为世虑深矣。”《后汉书·丁鸿列传》亦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思想都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其产生以前,总要有一定的苗头和预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紧紧抓住各种错误思想、不良现象、坏事歪风的苗头、预兆,采取防范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相反,以为事小不伤大局,任其扩大发展,积堆成患,不仅造成影响,而且难以迅速解决,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忌。

上一篇:阶级斗争熄灭观点 下一篇:妇女工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