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与支流
反映人或事发展过程中两种状况和趋势主次关系的一对范畴。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具体运用。主流是事物发展的主要状况和主导趋势,是由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它反映事物的本质;支流是事物发展的次要状况和非主导趋势,是由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决定的,在事物发展中不反映事物的本质,但能影响事物的发展状态和进程。主流和支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分清主流和支流,是观察形势、分析问题、估价工作、评价个人和单位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革命的队伍中,要划清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还要弄清它们中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34页)。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把主流和支流等量齐观,更不能主次颠倒,如果忽视主流,片面强调非主流的东西,势必要犯错误;当然,那些支流问题也必须逐步解决,防止它积聚成堆,转化到主导地位。但决不能把这些东西当作事物的本质,以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要做到分清主流和支流,一要立场对,站在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和党的立场,二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一分为二的分析习惯。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
-
-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苏代
- 苏代,苏秦的弟弟,和他哥哥一样,也是一位有名的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