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
人们对生和死所抱的态度以及对生死行为的社会评价。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人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所以每个人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定的生死观来对待自己的生死问题。每一个人树立什么样的生死观决定于其阶级地位,思想修养以及接受什么样的思想体系的影响,主要决定于世界观。剥削阶级的生死观不是以迷信的唯心主义的观点解释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以各种形式的利己主义为其核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为基础的无产阶级生死观与之相反,认为人的生命既不是神佛上帝所为,也不是在冥冥之中有什么命运的安排。人的生命象一切生物生命一样是自然现象,人有生必有死是自然规律之一,是无法选择的。但如何对待生,怎样生更有价值,如何对待死,为什么而死却是十分重要、可以选择的。虽然人的生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每个人不应对生死问题抱消极的自然主义的态度。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应该珍惜生命时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905页)。他用非常透彻的语言说明了什么是正确的生死观。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唐朝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关系怎么样?
- 李淳风和袁天罡都是唐朝著名的道士,也都在朝廷任职过,算是同僚。两人都精通天文、数学、历法、易数、阴阳学等,共同写过《推背图》预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