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倾向性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人在与客观现实交互作用过程中,对现实事物的一定看法、态度和趋向。即追求目标是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是什么驱使他进行活动,具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个性差异的一个方面。它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等。这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其中总有一个占主导地位,对其他起支配作用,并影响其它心理活动。在个性倾向性中,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的总的思想倾向。一个有远大理想、有坚强信念的人,其个性稳定而鲜明;缺乏理想、信念的人,个性会模棱两可。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世界观的稳定性赋予个性以稳定性和确定性。个性倾向性对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对态度以及各种行为模式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实践活动和个人的主观努力,个性倾向性是可以有不同程度改变的。研究和掌握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因人施教,可产生重要作用。

上一篇:个性解放 下一篇:个人英雄主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魏文侯招贤兴国
魏文侯招贤兴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