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解放
亦称“个性发展”、“个性全面发展运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宗教束缚的一种思想和主张。并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突出倾向。基本内容是: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肯定现实生活和今世生活,主张“个人自由”、“意志自由”、“婚姻自由”,多方面地发展个人的特性(或本质)和要求,如追求人格尊严、财富、幸福、享乐、爱情等等。这种思想和主张,史称“个性解放运动”。个性解放的核心是个人主义。最早提出个性解放基本思想的是13-14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他认为“自由的第一原则是意志的自由”,“只要依靠它,我们就享受到人间的快乐”(《君道论》)。15世纪末叶到16世纪,经过西班牙人道主义思想家斐微斯、法国人道主义思想家蒙台涅、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而不断发展。宣传人具有神的不朽性、尊严,把追求个人自由、个人幸福作为根本出发点,宣扬“一切属于自己”、“尽情抚爱自己”。这些思想同时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和文艺主张。从意大利人文主义文艺先驱彼特拉克、薄伽丘(14世纪初叶到中叶),中经德国的马丁·路德、法国的弗朗索瓦·拉伯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到英国作家莎士比亚,都突出宣扬个性解放、发挥个人才智战胜邪恶、争得幸福的权利,歌颂爱情、婚姻自由,摆脱封建、教会的控制。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想和主张,影响了整个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艺的发展。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个性解放在历史上起过积极进步作用。要教育人们,特别是青年,认识个性解放的历史发展及其作用的演变,不可追求时髦盲目模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