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简称“四大”。大鸣大放指群众性地公开提意见、发议论;大字报是在公开场合下张贴,以大字报书面形式提出的意见、看法。大辩论则是许多人参加,规模较大的口头辩论。毛泽东曾称“四大”为和平时期的“革命形式,群众斗争的形式”(《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67页)。它产生于50年代后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过不同的作用。1957年在整风反右运动中,右派分子向党进攻和党领导的反右斗争,就都利用了这种形式。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高峰。利用“四大”形式,冲击搞乱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挑起事端,分裂群众队伍,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976年的“四五”运动中群众把词写成大字报,声讨、抨击了“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1978年,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西单墙上利用大字报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1975年,“四大”曾被作为一种“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而载入宪法。1978年的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作为“公民权力”再度写入宪法。1980年8月的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取消了宪法条款中关于“四大”的规定。邓小平曾指出:“应该让群众有充分的权利和机会,表达他们对领导的负责的批评和积极的建议,但是‘大鸣大放’这些做法显然不适宜于达到这个目的”(《邓小平文选》第221页)。“四大”形式上表现为人民的一项民主权利,但实质上歪曲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主和自由的性质,群众、好人可以利用它,敌人、坏人也可以利用它,不利于安定团结局势的巩固。

上一篇:大国沙文主义 下一篇:上进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阅读答案
“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每题3分,共12分)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迁白起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