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中国封建社会束缚妇女的道德规范。三从就是三种道德服从关系:“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丧服·子夏传》)四德,就是四种德行,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郑玄注:“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东汉班昭把三从四德系统化,为其规定了详细内涵,据《女诫》:妇德就是言行谨守规矩,合乎礼义廉耻;妇容是仪态装饰合乎封建礼节;妇言是寡言鲜语,切忌俐齿伶牙;妇功是操持家务,侍奉公婆和丈夫的本领。这样,三从四德从提出到完善,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妇女必须遵守的清规戒条。三从四德的主旨是男尊女卑,是封建等级压迫、轻视妇女的集中表现。这种反动的封建道德规范,虽然自“五四运动”已经退出了思想统治的舞台,但至今还有一定的影响。

上一篇:三不主义 下一篇:三民主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要离杀庆忌
要离杀庆忌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