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婚俗
维吾尔族婚俗一般比较简朴隆重,传统习俗婚礼一般举行两天。第一天在女方家,第二天在男方家。婚礼前一天,新娘和新郎各自在家与亲朋好友欢歌曼舞,以示祝贺。举行婚礼这天早晨,在女方家要举行“尼卡”仪式。有的地区在婚礼当天进行。“尼卡”仪式的主要内容是由阿訇询问男女双方是否愿意结为夫妻,白头偕老。并让人托一盘沾满过盐水的馕,新郎新娘分吃“盐馕”,以示忠于爱情。仪式结束后,男方回家准备迎亲。下午,新郎打扮一新,由伴郎相陪,在亲友们簇拥下,打着手鼓,吹着唢呐,来女方家举行迎亲仪式。新娘则装扮得如花似玉,头蒙面纱在家等候迎亲队伍。当新娘的女伴们得知迎亲队伍来时,立即关上大门,索要礼品后,才放迎亲人进门,并热情招待迎亲人。当新娘离开家门时,心情激动,难免留下依依不舍的泪水。这时歌手们则唱歌相送。歌词大意是:“请你多关照我的姑娘。”迎亲的小伙子开始打手鼓,摇起沙巴依,吹起唢呐,唱着歌走在前头。新娘和新郎乘彩车或骑马跟在后面。第二天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这天,新娘蒙上“盖头”,男女双方的客人们分坐左右两侧(男方客人在右,女方客人在左),同作祈祷(“都瓦”),然后开始边歌边舞,在歌舞中出其不意揭去新娘头上的“盖头”。接着便进入喜宴。一般在婚后一个星期便可“回门”。维吾尔族婚礼因地区不同而各有特点,在城市旧习俗多趋向简化。但一般有两种限制:一是不能与非伊斯兰教的男性通婚,与非伊斯兰教的女性可通婚,但女方必须接受伊斯兰教教规的限制;另一种是同父或同母的兄弟姐妹之间不能通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