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

书籍:中国民主党派大事通览 1949-2000 下卷 作者:罗广武 朝代:2010-06-01 专题:书籍

新华社北京13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李沛瑶同志的遗体,今天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以及丁关根、田纪云、李岚清、李铁映、杨白冰、邹家华、姜春云、钱其琛、尉健行、温家宝、王汉斌、张震、张万年、迟浩田、任建新、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李锡铭、王光英、程思远、布赫、吴阶平、宋健、李贵鲜、陈俊生、洪学智钱伟长、钱正英、孙孚凌、朱光亚王平李德生、陈锡联、段君毅、黄华、谷牧、文瑞、汪锋、郑天翔、邓力群等同志前往送别。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公安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同志也前往送别。

在李沛瑶同志逝世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分别打电话或前往吊唁,对李沛瑶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彭真、吴邦国、杨尚昆、万里、宋平、薄一波、宋任穷秦基伟、王丙乾、帕巴拉·格列朗杰、卢嘉锡、铁木尔·达瓦买提、司马义·艾买提、罗干、张思卿、叶选平、吴学谦、杨汝岱、阿沛·阿旺晋美、杨静仁、邓兆祥、赵朴初、巴金、刘靖基、钱学森、胡绳、霍英东、马万祺、万国权等领导同志,以及王首道、伍修权、刘澜涛、萧克余秋里、张劲夫、张爱萍、陆定一、耿飚、姬鹏飞、黄火青、习仲勋、彭冲、周谷城、严济慈、叶飞、廖汉生、王芳、方毅、杨成武、杨易辰、刘复之、王鹤寿、韩光等老同志,也分别通过打电话、发唁电、前往吊唁等不同方式对李沛瑶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一些外国领导人、驻华使节和李沛瑶的一些国际友人和故交好友,对李沛瑶的不幸逝世表示了哀悼并向家属表示了慰问。

新华社北京13日电 李沛瑶同志生平,摘要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李沛瑶同志,于1996年2月2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3岁。

李沛瑶同志,广西苍梧人,1933年6月1日生于香港。1957年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毕业。1957年至1958年任南昌航空学校教师。1958年至1987年历任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技术员、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6年后,历任民革江西省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政协常委、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劳动部副部长,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沛瑶同志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新一代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李沛瑶同志是著名爱国将领、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李济深先生的儿子。李沛瑶同志与李济深先生虽然成长于两个迥然不同的时代,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为国家统一、中华振兴而奋斗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李沛瑶同志自小受父亲的熏陶,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他逐步走上了民革中央和全国人大的领导岗位,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同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在合作共事中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上一篇:2月9日 下一篇:2月16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