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
新华社北京25日电 中共中央统战部于1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大型座谈会,重申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一贯政策。座谈会上,大家就进一步落实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全国工商联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的100多名爱国工商业者表示,坚决拥护党的政策,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台湾归回祖国的大业献计献策、尽心尽力。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平杰三主持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乌兰夫在座谈会上讲了话。他强调指出,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中,党的统战工作是在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每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每一项重大的方针、政策、措施,都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决定的。中央统战部是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有力助手。它和各级统战部门,在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党中央的方针和各项政策上是认真的,成绩是很大的。毛泽东同志的革命路线在党的统战工作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党的统战工作所以能取得巨大成绩,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各方面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党的政策是有始有终的,共产党是说话算数的。林彪、“四人帮”破坏党的统战工作和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罪行必须清算,他们在爱国人士和民族资产阶级人们中制造的假案必须平反、错案必须纠正、冤案必须昭雪。乌兰夫同志在讲话中还就进一步落实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八个政策问题作了阐述。
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胡厥文说,党落实了政策,我们要考虑自己对国家如何作贡献。我们爱国工商业者都是愿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竭尽心力的。我们应该在为四化献计献策、贡献力量的方面来一个竞赛,除掉心有余悸或者自卑感等思想顾虑,敞开思想讲实话,开动脑筋提建议。我们要帮助国家发掘人才,向政府举荐人才,还要做好在国外的子女、亲友以及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联系接待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在发展旅游业、服务业、贸易往来、吸收投资、联合举办各种事业方面,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也应当尽可能同台湾的工商界朋友恢复联系和往来,首先从通邮通航、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相互访问等方面做起,为祖国统一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学习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学会新本领,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沿着党所指引的社会主义光明大道继续大踏步前进。
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胡子昂说,经过党30年来的教育,我们工商界绝大多数人都有了很大进步。中国共产党对我们的点滴进步总是给以肯定和鼓励。我们要认识到,这个进步是得来不易的,一定要十分珍惜它,巩固它,并继续努力,取得新的进步。
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荣毅仁说,党中央为了消除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造成的恶果,调动工商业者的积极性,决定发还被查抄的巨额存款和其他财物,恢复和补发高薪,这充分说明党的政策是有始有终的,党是说话算数的。我们一切爱国的工商业者应当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他建议大家想想办法,采取一个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利的形式,把多余的款项最好能用到支援国家建设上去。
上海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刘靖基说,上海是工商业者比较集中的城市。现在,不仅经济政策正在落实,工作安排、子女问题等政策都正在落实。他说,有句古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人人有责。现在,中国共产党对我们的政策落实了,我们更应当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民建北京市主任委员浦洁修说,我们在协助党落实民族资产阶级阶级政策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大多数工商业者能够正确对待党的政策,特别是要正确解决落实政策与加强自我改造的关系问题,正确解决落实政策与影响子女关系问题,以及防止各种错误倾向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民建中央常委吴羹梅、民建中委古耕虞作了书面发言。
座谈会结束时乌兰夫讲话说,这次座谈会开得很好,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表示要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并且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乌兰夫同志在谈到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各项政策问题时,还谈到“区别”的问题。他说,由于1956年公私合营高潮中采取按行业合营的形式,加以合营高潮来势迅猛,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带进了一大批本来属于劳动人民范围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将他们统称为“私方人员”,并按照资产阶级工商业者对待了。现在必须先把他们从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这项工作,许多地区已先后进行过试点,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情况进行研究,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
乌兰夫说,解决好对工商业者的安排和使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统战部门和国家有关业务部门要坚决贯彻党的政策,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希望民建和工商联积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央统战部和政协全国委员会负责人、民建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在京的中执委、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七个省市的工商界人士杨静仁、薛子正、童小鹏、李贵、熊向晖、方知达、金城、彭友今、吴雪之、沙千里、罗叔章、孙起孟、孙晓村、胡子婴、资耀华、经叔平、杨美真、虞效忠、钟复光、叶宝珊、古耕虞、刘丙吉、朱德禽、李文杰、崔敬伯、王艮仲、吴大琨、吴觉农、吴羹梅、周士观、黄凉尘、王纪华、冯和法、王达夫、杨鉴清、冯永福、张汉丞、钱希钧、徐长勋、程启光、吴承明、朱蕴山、王昆仑、朱学范、史良、徐伯昕、季方、严信民、黄鼎臣、伍禅、许德珩、孙承佩、蔡啸、李纯青、于树德、王雪莹、甘祠森、叶道英、刘斐、刘仲容、关瑞梧、苏子蘅、杜聿明、吴茂荪、谷春帆、宋希濂、张含英、郑洞国、赵朴初、侯镜如、闻家驷、费孝通、钱昌照、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徐楚波、黄维、程思远、谢冰心、刘公诚、沈方成、董竹君、孙孚凌、莫艺昌、李贻赞、汤绍远、王敏生、高守信、倪家玺、柏岳、于熙钟、俞秀蔼、常梦渠、叶蕴昆、施复湘、张柏青、马祝三、张立宏、许世全、赵宜之,潘廉志、吴志超、陈铭珊、郭秀珍、唐君远、孙廷芳、荣仁本、郑善忠、周叔弢、杨天受、何宗谦、韩天耀、万国权、杨玉文、杨义、张敬礼、徐美峰、汤元炳、郑志新、陈铭翔、童少生、杨受百、朱金龙、刁绍芬、何星辉。
中央有关单位和有关省市统战部门的负责人也出席了座谈会。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