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书籍:中国民主党派大事通览 1949-2000 下卷 作者:罗广武 朝代:2010-06-01 专题:书籍

新华社北京1日电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今天下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大会,纪念民盟创始人之一、前民盟中央主席张澜先生诞辰110周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乌兰夫,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刘澜涛,各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负责人屈武、胡子昂、叶圣陶、严信民、黄鼎臣、金善宝、李纯青、林丽韫等出席大会。

乌兰夫在纪念大会上讲话,对张澜先生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他说,张澜先生是我国的民主革命家,可敬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他说,张澜先生早在辛亥革命前夕就参加了领导四川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保路运动。“五四”运动以后,他在四川提倡民主办学,支持学生的进步活动。抗战期间,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他以大无畏的精神,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建立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旧政协会议期间,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的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密切配合,协调行动。1946年他指示民盟总部发表声明,断然拒绝参加伪国大,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坚持了中国民主同盟的正确立场,坚持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7年11月,他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监视,仍然坚信“在中国,民主将最后战胜。”他为新中国的创立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建国后,他参加了人民民主政权的领导工作,是我国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乌兰夫说,张澜先生的一生,是随着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不断前进的、战斗的一生。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终于实现了他推翻旧社会、创建新中国的夙愿。他是一位与日俱进的、受到人们尊敬的、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爱国老人。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实行团结合作,这是一项坚定不移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贯彻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切实尊重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赋予的权利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平等的地位;同党外朋友真正建立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乌兰夫希望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开辟民主党派工作的新局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反对霸权主义、保卫世界和平而共同奋斗。

民盟中央主席史良委托民盟中央副秘书长罗涵先宣读了她的讲话稿。史良在讲话稿中回顾了张澜先生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张澜先生的崇敬怀念之情。

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主任委员胡子昂在讲话中说,张澜先生曾经在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摸索前进,几十年曲折复杂的斗争实践,使他认识到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拯救祖国国,振兴中华。所以,他终于走上了跟共产党走的道路。胡子昂在回顾了与张澜先生相识和交往的往事之后说,在旧中国,张澜先生面临血腥的白色恐怖,毫无惧色,充满信心,坚持战斗,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人民民主政权的工作,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胡子昂说,张澜先生是民盟的光荣,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我们应当学习他,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人民的三大任务而努力。

民盟中央副主席楚图南主持纪念大会。

张澜先生的儿子张乔啬、女儿张淑延,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民盟中央负责人平杰三、李贵、方知达、彭友今、张友渔、华罗庚、萨空了、李文宜、费孝通、闻家驷、高天和民盟的成员1000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民盟中央已致电张澜先生的夫人刘慧征,向她表示亲切慰问,并电请民盟重庆市委会负责人代表民盟中央看望刘慧征同志。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史良的署名文章《与日俱进奋斗不息——纪念张澜同志110周年诞辰》,摘要如下:

今年4月2日,是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曾任民盟中央主席多年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张澜同志诞辰110周年。回顾他光辉的一生,我们深致崇敬怀念之忱。

张澜同志1872年4月2日生于四川南充,1955年2月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他的一生正是我国近代、现代史上大变革的年代。在他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中,他始终爱国爱民,公而忘私,奋斗不息,是非分明,不断进步,为人民的利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英勇的保路运动领导人。

张澜这个名字首次被人们知道,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他英勇地领导了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的一生。

1911年,腐败的清政府为着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将川汉铁路路权抵押给英美法德4国银行团,用以举借外债。清政府的这一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激起了四川各阶层人民的愤怒。于是各县推选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商讨对策,张澜同志以南充代表出席并当选为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副会长。大会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开展群众性斗争。清政府四川总督赵尔丰为扑灭这场“抗命”怒火,悍然逮捕了张澜等9名领导人。在大刀架颈、洋枪抵胸的威胁下,张澜同志不为威武所屈,大义凛然地据理力争,赵尔丰被驳得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将他们无理囚禁,“候旨听斩”。凶讯传出,全川各县保路同志会动员武装群众10余万人,围困了成都城。赵尔丰被迫释放张澜等9位保路运动领导人。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澜当选为国会众议员,结识了蔡锷。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起义,率军北上,张澜同志联络川军师长钟体道立即响应,在南充宣布独立,全川继起声援,袁贼的所谓“洪宪”帝梦迅即在全国声讨中幻灭。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张澜同志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宏文书院学师范。他因在中国留日学生中主张变法立宪,被清政府驻日公使视为大逆不道,押送回国。他回国后,积极献身于教育事业。他在创办南充中学时期,倡导学用结合,除普通中学外,增设农、工、医及师范等职业班,附设农场、工厂、医院,供学生实习。他办的新式学校,对当时四川教育革新起了先锋作用,吸引了大量进步青年前往就学,其中包括朱德罗瑞卿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0年他在北京以四川省长名义,与当时北洋政府交通部商洽,将川汉铁路股款利息拨出救济就学于京、津等地生活困难的川籍学生;并以部分利息捐助他的好友吴玉章等组织的华法教育会作为基金,并资助留法勤工俭学的川籍学生,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战士。

1925年他在任成都大学校长时,采取蔡元培在北大实行的兼容并蓄方针,坚持用人唯才,提倡思想学术自由。在他的开放政策下,社会科学研究社在校内扩大了影响,一时成为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重要园地。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为民主、和平、统一而奋斗。

抗日战争中期,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个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同盟,这不是偶然的。中国民主同盟在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张澜同志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指导和影响下,长期在领导民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盟原为当年国民参政会里国共以外的三党三派参政员组成,所以初期定名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张澜同志本是无党无派参政员。他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并连任至解放以后直到他逝世,是因为他德高望重,公正刚直,主张正义,爱国爱民,在这一三党三派联合政治组织中众望所归;同时也因他与当时抗战大后方的地方实力派的历史关系,有利于在当地开展民主运动;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是久经考验、坚贞不屈的民主战士。

1945年毛主席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同周恩来同志几次到“特园”和张澜同志密谈,为尔后中共与民盟共同奋斗奠定了基础。在旧政协会议中,民盟代表团与中共代表团达成一项谅解,即双方在提出重大政治主张之前,事先彼此协商。这一谅解开创了中共与民盟政治合作的先例。旧政协的五项决议公布之后,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然而不久就被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地撕毁了。张澜同志毅然决然地领导民盟同共产党合作,坚定地与人民共命运,经受了严峻的历史考验。

坚决拒绝参加伪国大。

1946年10月,蒋介石利用和谈时间完成了全国性的军事部署,在从人民手中侵占张家口的次日,悍然宣布召开伪国民代表大会,明目张胆地最后撕毁政协决议。正当国民党反动派对所谓第三方面加以威胁利诱,迫使限期交出参加国大的代表名单的紧急关头,民盟内部的民社党步随早在政协开幕前夕即已叛离民盟的青年党后尘,单独交出了他们的代表名单。当时滞留重庆的张澜同志,从重庆“特园”同南京民盟总部通长途电话,他严肃说道:“我们民盟必须在政协决议程序全部完成以后,才能参加国大。否则就失去了民盟的政治立场。希望大家万分慎重,决不可稍有变动。”他在这重大历史关头,以高度革命责任感,从政治上代表着广大盟员的心愿,保证了民盟上层领导的一致。直到他从报纸上看到民盟总部发表“决不参加”的声明,他才捻髯笑道:“我可以睡得着觉了。”

民盟继中国共产党之后拒绝参加伪国大,是我们民盟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中国人民同反动派斗争的最重大的关头,民盟站在人民一边,坚持了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作,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本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到底。

我们纪念张澜同志,应当从哪一方面向他学习呢?我认为从根本上说,就是他始终保持着无私的品质。这种宝贵品质,他自己叫做“无欲”。用毛泽东主席的话,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张澜同志言行一致,生活艰苦朴素。他在旧社会曾官至四川省长,但他的夫人仍照旧在乡间住茅屋、务农。他在居住过的成都、重庆等地都无房产,他的薪俸大都捐助公益事业或资助困难的朋友。他的布衣长衫,从古老的成都穿到繁华的上海,再一直穿到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正因他志行高洁,所以他始终为人民所敬重。

张澜同志是一位热诚的民主主义者、爱国主义者。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他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而成为坚强的民主战士。他的一生是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平而奋斗的一生。

上一篇:3月15日 下一篇:5月4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