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1)概念不同。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丧失请求法院依照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而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的存续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不行使权利,期限届满后,该项实体权利归于消灭。(2)期间不同。诉讼时效的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而除斥期间一般为不变期间,除特殊情况下,不能任意中止、中断、延长。(3)法律后果不同。诉讼时效完成后,消灭的是胜诉权,实体权利本身并不消灭。而除斥期间届满使实体权利本身消灭。(4)期间的起算时间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能行使请求权之时起计算。而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日起计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其中哟这么一个故事。雍正登基伊始,就碰到了铸钱币铜铝比例的问题。他在了解到父皇康熙铸币的漏洞后,为什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