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条件
《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根据这一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条件是:(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法人都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而且行为人所具有的民事行为能力要与其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相适应。(2)意思表示真实。由于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因此,意思表示真实是确认民事行为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将其所要达到的目的真实地表达出来,作到意思表示与内心真实意志相一致。在正常的情况下,行为人的内在意志,总是通过意思表示表达出来的,两者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导致意思表示与内心真实意志不一致的情况。由于欠缺意思表示真实的条件,该民事行为不能称其为民事法律行为。(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是指行为人所为的民事行为内容合法,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民事行为内容合法包括行为本身、行为目的和行为的标的物合法,否则就不能发生法律的效力。
上一篇:民事法律行为的默示形式
下一篇: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效条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