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则》与民法总则、民法纲要、民法典
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构成部分,它是关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共同需要的规范。主要包括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时效等制度。民法纲要是对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规范作原则的规定,即对民法的各部分内容作全面的、提纲挈领式的规定。民法典是按照一定的体例,将各种调整特定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规范,作系统、全面而具体的规定。《民法通则》只对民事活动中的一些共同性问题作出规定,在单行民事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又是单行民事法律实施中应该共同遵循的规范,如基本原则、公民制度、法人制度、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制度、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适用等,规定的比较全面、具体。在单行民事法律,如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继承法中已经规定的比较具体,《民法通则》并没有重复规定,只需确认这些民事制度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因此,《民法通则》各个部分的规范详略不同。它不同于民法总则、民法纲要和民法典。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基本法。
上一篇:《民法通则》的立法指导思想
下一篇:《民法通则》的特点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