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堂戏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民间小戏剧种。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遍布全省,汉、土家、苗、瑶、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各地有师道戏、傩愿戏、老君戏、姜女儿戏等多种称谓,又统称傩戏。清康熙年间(1662-1722),即有大木戏《孟姜女》演唱的记载,同治年间(1862-1874),逐步脱离酬神的傩坛,登上高台演出。剧目有傩坛正戏、傩堂小戏、大本戏3类,而以在还傩法事程序中演唱的傩坛正戏为多。演员仍戴各色面具,保留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面具多者36面,少者有5面,木质雕镂,神态各异。大本戏除《孟姜女》外,还有《王女》、《庞氏女》(湘西、湘北),合称“三女戏”,另有《桃源洞》(湘南)等。声腔多来自巫师腔和各地的民间歌曲,除辰河流域有唢呐帮腔外,一般是“一众和,锣鼓帮腔”。表演多与酬神法事有关的动作,如按诀、玩师刀、踩八卦,以及武法事特技等。清末,各地傩戏曾与花鼓戏、阳戏、地方大戏(如常德汉戏)共同演出,迄今无专业剧团。

上一篇:花灯戏 下一篇:苗剧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苏辙名字的由来 苏辙的故事 苏辙的文学思想
苏辙名字的由来 苏辙的故事 苏辙的文学思想
苏辙,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是文学家苏洵的儿子,著名大文学家苏轼的弟弟,父子三人在当时被时人尊称为“三苏”。另与韩愈、柳宗元、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西门豹铲强扶弱
西门豹铲强扶弱
西门豹做官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磨坊,主人是一对夫妇。这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