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
丁平一著。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系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论述近代教育思想产生发展、逐步演变以及激烈斗争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教育思潮的发展为主线,在教育思想产生巨大转折的近代历史中,条分缕析梳理出教育思想演进的轨迹,如西语、西艺、西政、留学、军国民、唯实等教育思潮纵贯全书,从整体上反映了教育思想的发展规律,反映了近代教育思想领域中新旧两种教育思想的激烈斗争。该书填补了近代教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在立论上将教育思想的演变置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嬗变这一大时代背景中进行多角度考察,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领域中与西、新与旧的斗争历史以及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开放的历史。
上一篇: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现代教育
下一篇:语文学科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