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书院
原名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湖南衡阳。唐元和(806-820)中,李宽中(一作李宽)于石鼓山寻真观结庐读书。刺史吕温尝访之,并作《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以纪其事。宋至道三年(997),宽中族人士真援其故事,复修书院,“会儒士讲学”其中。景祐二年(1035),知州刘沅(一作沆)奏请仁宗皇帝赐学田及“石鼓书院”额,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其后稍徙而东,改为州学”。淳熙十二年(1185),部使者潘畴(一作畤),就原址建屋数间,榜以故额,“将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请朱熹作《记》,诫诸生不为科举功名所乱,而要辨明义利,有志“为己之学”。时戴溪为山长,与诸生讲《论语》,有《石鼓论语问答》3卷。淳祐七年林畊以州学教授兼山长凡3年(1247-1249),“补葺经创”,“鼎新”书院,并刊大字本《尚书全解》40卷。开庆元年(1259)毁于兵火。景定元年(1260),提刑俞掞(一作琰)重新修葺。提刑黄幹又置田350亩,“以赡生徒”。元代继续办学,元末又毁于兵火。明永乐十一年(1413),知府史中重建“书舍六间”,有礼殿祀孔子,韩张祠祀韩愈、张栻。大顺、弘治间均有修葺。正德四年(1509),叶钊为山长,“讲圣贤身心之学,道德之旨,剖晰疑义,阐发幽微”,“一时学者翕然云从”。嘉靖年间,“湛若水数至石鼓讲论”“体认”之学,邹守益亦来大倡“良知”之说。二十八年(1549)知府蔡汝楠以其为朱、张、湛、邹“过化之地”,乃重整书院,扩建主静、定性二斋,订立规约,以学文敦行、辩志慎习、笃伦常、识仁体训士,刊《说经札记》、《衡湘问辨》、《太极问答》等。“亹亹忘倦”者凡四年(1549-1552),又请赵大洲、茅鹿门等“海内名公”讲学其中,“诸士环听”,“宛然一邹鲁洙泗之风也”。万历四十年(1612),巡按史记事、观察邓云霄大修书院,以“铸土陶民”,“殿祠号舍,罔不完葺”,规模极一时之盛。崇祯十五年(1642)提学高世泰修葺,明末毁于兵火。清代屡次扩建,规模日广。山长多一时之选,如陈士雅、余廷灿、林学易、罗廷彦、罗瑛、潘世晓、张学尹、徐锡溥、刘祖焕等,皆湖南名士,然所授多为科举之业。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中学堂。三十一年改称南路师范学堂。民国时改为女子职业学校,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今辟为公园,尚有明清碑刻存留。有明清版《石鼓书院志》三种。
-
- 揭秘唐高祖李渊夺得帝位 李渊如何称帝建唐?
- 隋朝大业初年,隋炀帝杨广因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而招致天怒人怨,先是礼部尚书、上柱国杨玄感起兵造反,接着各地义军蜂起。瓦岗军是隋末
-
- 夸父最后怎么死的
-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
-
- 吴起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吴起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杀妻求职!
- 杀妻求将的意思是: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含贬义。吴起为了取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