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的军事思想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之一。蔡锷的军事思想,是在中国资产阶级进一步尝试中西军事思想融合过程中形成的。这一军事思想,以模仿西方军制和传播西方军事思想为基本特征。其基本内容有:关于在军制方面,主张学习西方义务兵役制,主张在军队编制方面应体现人与器合、兵与兵合、军与军合、军与国合等原则。关于治军方面,认为培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积极求战的士气,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战法,树立战必胜的信念,是养兵,带兵和练兵的原则。关于战略战术方面,主张战略战术须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不能稍事拘泥和停滞不前。在战术上主张分兵配合作战,充分发挥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劣胜优。把近代中国曾国藩、胡林翼的“临阵分枝”,“先期合力”的传统军事思想,运用于西方新式武器不断促进中国军队迅速演变的情况之中。关于政治与军事的关系方面,蔡锷深知政治与军事的本质联系。认为:“战争者,政略冲突之结果也”(蔡松坡集·军事计画),因此在军事斗争实践中,注意政治策反与军事斗争的紧密结合,把政治策反作为军事斗争战略战术的组成部分。因而在护国战争中能以弱军战胜强军,迫使袁世凯不敢再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