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军事著作。毛泽东著。完稿于1936年12月,于1941年由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在延安出版发行单行本,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此文是毛泽东第一篇全面论述军事战略的学术文章,是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而作。曾在陕北红军大学进行演讲。作者后来讲过,全文未完,尚有战略进攻、政治工作及其他问题,因其时西安事变发生,只好搁笔,未再续写,现有5章。其基本内容是: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指出战争是私有制产生以来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互相斗争的最高形式。区分战争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革命战争是正义战争,其目的在于消灭战争。提出了战争的规律性、特点,战争指导规律及其可知性。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指导能力等重要观点。②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者,它的正确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是在革命和战争实践中,在同“左”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③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④概括了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与特点,即敌人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及这二者的长期反复。⑤总结了红军作战的基本特点,即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毛泽东的这篇军事力作,系统地说明了中国革命战争有关战略方面的诸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军事路线上的大争论,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为毛泽东军事科学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湘军新志
下一篇: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泡妞的境界 - 揭秘司马相如一夜搞定卓文君
-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汉族,蜀郡(今四川省南充人)。他是西汉最著名的大辞赋家,也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鲁迅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
-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朱熹有没有私通小尼姑?
- 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提倡礼教伦常,然而,却有人传说朱熹曾勾引过小尼姑,而且还不止一个,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