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纹尊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春秋时期青铜酒器。1963年衡东县霞流市(今霞流镇)湘江岸出土。共存器物有铜鼎、钲、削刀、矛、镞和砺石等。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尊为大喇叭口,粗长颈,通高21厘米,口径15.5厘米,重2.75公斤。颈腹之间有明显接缝,深弧腹呈垂胆状,圈足下接直裙。颈部纹饰分两层,上层为一圈由直、斜、曲线构成的几何形纹样,以锯齿纹为底边;下层为两排类似∽状的卷云纹。圈足上部纹饰为回转曲折的简化几何形图案,并用锯齿纹封边。主体花纹在器腹,由四片桑叶组成,叶上及周围布满了小蚕,呈爬行、蠕动或啃食桑叶状,蚕纹无足,身短小,双目圆点突出,身饰密点,形象与甲骨文中“蚕”字的图形十分相似。尊口的沿面铸有十几组立体蚕形,每组2条,翘首,相对做蚕眠状。其清新生动的田园桑林画面,成为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一幅蚕桑生息图。该尊形制和纹饰风格与广西恭城秧家出土的蛙纹铜尊相近,同为古代南方越文化的产物。以桑蚕作器物装饰,说明湘江流域养蚕业在先秦时期已经兴盛。

上一篇:蟠螭纹鉴 下一篇:水生动物纹提梁卣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詹天佑不纳妾
詹天佑不纳妾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10岁考取清廷官派首批赴美留学幼童班,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回国后毕生致力于我国早
秦桧曾向宋高宗赵构提出建立“两个宋朝”?
秦桧曾向宋高宗赵构提出建立“两个宋朝”?
秦桧在未做宰相以前,曾扬言道:“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当时相位出缺已久,有人问他道:“你既有妙策,何以不言?”秦桧道:“朝廷没有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