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津城遗址
西汉古城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三汉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依谷山,东临湘江,以水为防。城址西北和西南有一道土筑城墙,长约100米。整个城呈三角形,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夯土城墙南高北低,断面呈梯形南段城墙底宽约14米,上宽约7~8米,高约10米。北段城墙底宽约8米,上宽约4米,高约5~6米。城墙南北两方各有一自然缺口,俗称“南门口”、“北门口”。城墙外环绕一串水塘,为原护城河残迹。城内地势起伏不平,有一长片稻田自“北门口”到城南东折濒江,为原城中水道遗痕。清嘉庆《长沙县志》载:“有土城在长沙西北三汊矶上,周八、九里,高或五六丈,或三四丈,壁立如城,疑即古北津城。”北津城之名最早见于《水经注·湘水》。1981年以来,考古学者在城垣夯土及城垣内侧发掘出一批战国至西汉初年的遗物,包括战国铜釿、西汉筒瓦、板瓦、瓦当等。并于城外发现一批西汉墓葬。其资料证明该地是一处西汉时期的古城遗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命短的秦二世总共当了几年皇帝?胡亥活了多少年?
- 秦二世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太子嬴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苏秦合纵
-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