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绥宁县志
现存最早的绥宁县志。5卷。清杨九鼎修,周文濂编纂,范成龙续修。杨九鼎字虎林,浙江杭州人,由拔贡升岳州府同知,康熙四年至十一年(1665-1672)任绥宁知县。周文濂字又茂,绥宁人,岁贞生。范成龙字黍六,辽东(今辽宁)开原人,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682-1685)任绥宁知县。是志上承明嘉靖、万历旧志,增续天启、崇祯及清顺治、康熙四朝史事,纪事止于康熙二十四年,为绥宁三修县志。志文分36目,约3万字。体例尚属完善,惜文字简省,篇幅短少,致使部分重要史事未能入卷。始修于康熙十年(1682)。现存康熙十一年刻、二十四年续修刻本,仅传孤本,藏北京图书馆。
上一篇:(光绪)新宁县乡土志
下一篇:(同治)绥宁县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