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清泉县志
清泉一修县志。36卷,首1卷。清江恂修,江昱纂。江恂字于九,又字省斋,号蔗畦,江苏仪征人,以拔贡分发湖南任知县,补常宁知事,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1756-1763)任清泉知县,二十九年擢升乾州厅同知,官至长沙知府。江昱字宾谷,江恂之兄,随母及弟居清泉官署,著有《潇湘听雨录》。清泉自乾隆二十一年始析衡阳东南境置县,与衡阳县同为衡州府附廓之首邑。原本无志书,是志为清泉置县后首部县志,建县前史事据《(康熙)衡州府志》、《(雍正)衡阳县志》录存,缺者核补,疑者删除,纪事止于乾隆二十七年。志分10志3表、13门77目,约39万字。卷首载县境图、清泉山图等版画插图10幅,绘图雕刻精湛,为艺苑珍品;每门前设有小序,略述原委大意。全志体例完善妥当,类目繁而不乱,征引广博翔实,史料丰富可信。惟因县建置历史较短,引录旧志过多。乾隆二十六年开局修纂于衡州石鼓书院,曾经湘中名家衡山旷敏本削笔润色审定订正。嗣因旷氏北上,搁笔未竞,便由江昱与邑中乡绅学子承接续纂,另辟馆地,订立类例,搜罗旧籍,考镜源流,辨正谬讹,于乾隆二十八年辑编完稿付梓。现存原刻本、民国二十二年(1934)衡阳图书馆补刻本及1980年衡阳市图书馆、博物馆铅印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