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观
位于湖南郴州苏仙岭顶峰,亦称顶庵,苏仙岭为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十八福地,亦称“寿山福地”。相传汉文帝年间苏耽在此得道,故改名苏仙岭,膜拜苏耽而建观。该观曾受唐宋皇朝多次赐封。宋至明清累经修葺。门额有汉白玉石盘龙御碑,为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宋理宗所赐,上书“敕封苏仙昭德真君”。十年动乱期间,观内的大小菩萨、雕塑、文物、铁钟等设施毁于一旦,庵宇亦遭严重破坏。1978年,郴州市政府拨款59.3万元按宋代建筑样式重新修建,在保持原主体建筑基础上改土木结构为钢筋混凝士仿木结构,门额上横书“天下第十八福地”,两旁书“云雾岩壑下,乾坤指点间”门联。建筑精湛雄伟。中为正殿,东厢称南海,西厢称西湖。南海两间小房为爱国将领张学良被幽禁处,现辟为屈将室。正殿分三厅,上厅正中塑苏仙童年像,中下厅两壁绘有描述苏仙为民治病、造福乡里的“橘井泉香”传说。人物栩栩如生,造型各异。建筑古色古香,富有民族色彩。1994年改为寺院,名南禅寺。观之北侧有一块3米多高的突额巨石,称“升仙石”,又名“跨鹤台”,传为苏仙升天处,峭壁上有唐代石刻“跨鹤台”三大字,石上有脚印,相传为苏氏跨鹤升仙时所留。在上侧的平面青石上,尚有苏仙与王仙对弈的围棋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