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哲学理论著作。毛泽东作于1937年7月。是为着用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作者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首先,突出强调了实践“第一”的和“基础”的观点。指出,社会实践是人的认识的基本来源,也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推移和深化的基础,还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所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其次,分析了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指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但是,一方面,理性认识又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必然否定认识论的唯物论,导致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另方面,感性阶段又有待发展到理性阶段,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会否认认识论的辩证法,导致经验论。最后,作者指出,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某一阶段,人们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因此人们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就必须不断地实践,以保持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而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与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1950年12月29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

上一篇:庄子天下篇校释 下一篇:矛盾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朝军力孱弱,罪不在李渊!
唐朝军力孱弱,罪不在李渊!
李渊时代,尽管向突厥称臣,但是没有被突厥兵临渭水“空府库”满足突厥人。李渊时代,尽管被历史描写的不出名。但是至少没有被吐蕃吞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