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悟
易学著作。清刘方璇撰。6卷。方璇号芸庄,零陵人。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五十四年(1789)登乡试副榜,任桂东县教谕,后主讲濂溪、群玉等书院。其治《易》得父烺(人称石峰先生)传,颇有造诣。此书方璇例言:“卦象《易》之形容,卦变《易》之结撰。象不明,无以别各爻面目;变不明,无以识全卦脉络。”因首作《说卦传》一篇,详说八卦体例。其后则有《卦变图说》、《卦互图说》、《杂卦提要》、《杂卦图说》、《杂卦序例二十六卦解》、《例卦表说》诸篇。乾隆五十九年(1794)前湖南学政仁和张姚成为之作序称:云庄方璇读《易》遇有疑义,将卦画及经传大文比类参观,而义例自见,往往发人所未发。即如彖传言卦变,诸家率设想以求合,无怪此合彼歧。云庄独据《系辞下传》第八章“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之义,而以《彖、象传》反复推勘,并悟《杂卦传》之为变卦设援以相质,遂得一成不易之例。其书“余受而披阅再三,备悉探索之苦,贯穿之精,洗涤悠谬之快,良非偶然”。《永州府志》在收编此书后言:方璇由《系辞传》第八章入悟,信孔子已开卦变之缄,又悟《杂卦传》主于著爻动而不主发卦义,乃专为卦变设,已极贯串之妙。晚年又因周世金所疑,悟彻倒卦变法,更无所不通。“专精之至,神秘毕宣。”是书为清乾隆间永州刻本,道光七年(1827)增补再刊。此外,道光《永州府志》又载刘方璇另著有《易韵通转说》,是为音训类书。
上一篇:易学南征
下一篇:周易精蕴汇解、翼传质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