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毛泽东借用中国古语表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要求的哲学命题。《汉书·河间献王传》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颜师古注“实事求是”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说明这一命题原意是古文经学家辨别是非、真伪的一个考证方法,与哲学认识论无关。清代曾国藩鉴于汉学家强调“实事求是”与宋学家强调“即物穷理”的门户之争,主张将二者加以统一理解。他说:“夫所谓事者,非物乎?是者,非理乎?实事求是,非即朱子所称即物穷理者乎?”(曾国藩:《书学案小识后》)从而赋予“实事求是”以认识论意义。毛泽东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了这一命题,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一命题在克服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过程中,发生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指出:“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

上一篇:力行尤要 下一篇:群众路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班固的小故事
班固的小故事
班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所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体例工整,史料丰富,记载完备。他因此而彪炳千古。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