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
谭嗣同哲学范畴。突出强调思想的能动性。在《仁学》中,作者说明其心力论的理论来源有二,一为佛教,即“佛家所谓愿力”;一为西方的伪科学,即“英士乌特亨立所谓治心免病法”。“盖心力之实体,莫大于慈悲。”“慈悲为心力之实体。”作者十分强调心力的作用:“夫心力最大者,无不可为。”(《仁学》四十三)这种心力论曾促使谭氏勇敢地冲决网罗进行改革,甚至不惜流血牺牲:“以心挽劫者,不惟发愿救本国,并彼极强盛之西国,与夫含生之类,一切皆度之。”(《仁学》四十四)但此论亦颇具神秘主义色彩:“盖心力之用,以专以一。佛教密宗,宏于咒力,咒非他,用心专耳……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孔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殆谓此也。”(同上书)说明谭氏看不到群众力量,只好乞求于心力。这种心力论对青年毛泽东等人颇有影响。1917年9月16日张昆弟日记中记他和毛泽东等人游昭山夜谈情况时,毛泽东曾说:“人之心力与体力合行一事,事未有难成者。”张昆弟接着写道:“余甚然其言。且人心能力说,余久信仰,故余有以谭嗣同《仁学》可炼心力之说。”(《毛泽东早期文稿》第638页)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说,他1918年读了杨昌济讲授的《伦理学原理》之后,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作文,得到杨昌济的赞赏,给了100分(见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22页)。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