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惨案九烈士
1927年初,正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之际,湖北省阳新县的国民党右翼势力经过密谋策划,制造了一起火焚九名工农革命运动积极分子的惨案,这就是湖北现代史上有名的“二二七”惨案。这九位烈士是:成子英,字揖让,学名华春,通山人。1925年在通山读书时参加进步学生团体,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参加省“农训班”学习,结业后,省农协任命他为特派员,派回阳新工作,参与组建中共阳新县委员会,任县委委员,并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当选为国民党阳新县党部执行委员,领导农运部工作。石树荣,又名勋秋,学名正致。阳新人。1926年参加北伐军,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受组织派遣,回阳新县接任县警备队队长职务。谭民治,通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阳新县农协执行委员兼秘书长。邹有执,学名启考。阳新人。工会会员,共青团员,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李发炬,阳新人。工会会员。王得水,学名忠鱼。阳新枫林区农协负责人。曹树光,又名东曙,化命鹤年。大冶人。阳新县总工会组织部长。胡占魁,又名云喜。江西丰城人。家贫,流落阳新当学徒。1926年参加店员工会和工人纠察队,任工会组长。程炎林,广济人。家贫,到阳新县城卖工。1926年参加木业工会,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惨案发生的背景是,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攻克阳新县城。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国民党阳新县党部也宣告成立。在中共阳新县委和国民党阳新县党部领导下,在农村纷纷建起农民协会,斗争目标直指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在县城,工会组织发动了痛打“十三行”、“三庙”、“三堂”的斗争。所谓“十三行”,即县城最大的十三家商行,由反动的商会会长朱仲炘统管。所谓“三庙”,即由官僚、地主豪绅控制的“城隍庙”、“华光庙”、“东岳庙”。所谓“三堂”,即由帝国主义分子勾结封建势力把持的“天主堂”、“慈善堂”、“福音堂”。斗争首先由木业工会发动,其他行业工会纷纷响应,麻行工人揭发了麻行老板大秤进、小秤出,重利盘剥农民、工人的罪行。烟土行老板李金堂的烟土,全部被工人没收,搬到县衙门口,一火化为灰烬。1926年12月25日,阳新县工人、农民、学生乘胜前进,在县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示威游行。游行群众涌进“三庙”、“三堂”,砸菩萨、焚经书、烧掉迷信用品。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动,猛烈地冲击着罪恶的旧世界。然而,以反动商会会长朱仲忻为首的反革命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勾结反动县长、公安局长,秘密收买百余名流氓地痞充当打手,于1927年2月27日清晨,分三路出动,一路在大街上割电线,断绝交通,搜捕革命工农群众。在街上张贴标语的工会组长胡占魁、会员李发炬被打昏后抓走。一伙暴徒涌入县农民协会,将农协特派员成子英、县农协秘书长谭民治、区农协负责人王得水捉走;另一伙暴徒闯进县总工会和木业工会,将县总工会组织部长曹树光、木业工会会员邹有执、程炎林捉走。当天准备上任的县警备队队长石树荣,眼看自己同志纷纷被敌人抓走,立即找到县长张鹏翊质问,结果反遭逮捕。暴徒们将成子英等九人绑到城隍庙前毒打,接着剥去衣服,脚手用麻绳捆缚,周身淋上煤油,然后将九人抛入烈火中。王得水冲出火海,跳进庙后的水塘,被暴徒们用船篙子钩起来,重新抛入火中。年仅16岁的共青团员邹有执,从烈火中跳出来,死死抱住一个暴徒不放,想在生命最后一刻消灭一个敌人,但因遍体鳞伤,寡不敌众,被其他暴徒拉脱,再次投入烈火之中。烈火渐渐吞没了英雄们的身躯,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尽最后的气力,在“打倒土豪劣绅”、“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壮烈牺牲。阳新惨案的消息传到武汉后,毛泽东、董必武和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宋庆龄等异常气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援助阳新人民,镇压反革命。3月31日,毛泽东、吴玉章、邓演达指令中央农民部特派专员黄书亮、省农协代表蔡以忱及十一军叶挺师所属的两个连,同赴阳新查办,撤销了反动县长的职务,拘留了公安局长和凶犯20余人。4月8日,举行了九烈士追悼大会,与会者达五六万之众。会上宣判匪首朱仲忻等7人死刑,立即执行。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之后,将成子英等九位烈士遗骸安葬在一向阳坡上。解放后,阳新人民政府把九烈士的忠骨安葬在烈士陵园内。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