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断
青州琅琊人卫密,父母早逝,家贫,与妻子肖凤娘情意甚笃。友人窦弘济,为莫逆之交。武则天乱政时,卫密写《骂玉郎》乐府讥讽。除夕时,弘济送来酒饭。卫密劝肖氏也饮几杯,因失手打碎酒盅,顿时怅然不乐,肖氏以因缘聚散的道理婉言相劝。卫密让肖氏在自己左臂刺上“须认我”三字。御史侯思止出任山东节度使,武三思饯行,官妓唱起《骂玉郎》词,侯思止诘问,知是卫密所作,待卫来到青州,就把他密捕起来,处死在狱中。肖氏无依无靠,其兄逼她改嫁,她不从,正要自缢,卫密的魂灵恳求窦弘济前来解救,并在生活上给予资助。再说卫密在阴间,冥官以为他无罪,阳寿不该绝,就判他投生云间太仆卿赵壁为子。赵壁已退居林下,正乏子嗣,不料晚年得子,生下来左臂上就有“须认我”三字,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取名天锡。与参军宋廷谏联姻。这时肖氏艰苦自守,每遇节序,必要祭祀亡夫。后来天锡出外应试,在旅舍遇到弘济,俨若老相识,两人结为异姓兄弟。弘济觉得不可理解,见他热情感人,便同往京师。朝廷发生变故,武三思等正法,侯思止谪戍沅江军民府,路经卢沟桥,被天锡遇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天锡即持佩剑将侯思止杀死。解差问他有什么深仇大恨,他也说不出什么原故。因擅杀钦犯,犯了死罪,他也不争辩,只是竭力推荐窦弘济是个人才,应该重用。朝廷深感他的义气,便授他三甲进士琅琊知县,授弘济三甲进士云间教授。一次肖氏祭奠丈夫,弘济也去了,土神摄天锡魂接受祭飨。县吏忽然发现赵县令晕倒,等醒过来,他便想起了生前的事,知道自己就是卫密的后身。他请弘济来,让弘济看自己左臂上的字,并表示要把肖氏接过来,继续从前的姻缘。弘济将此事告诉肖氏,肖氏不信。这时朝廷起用旧臣,赵壁携家属来京,宋廷谏也送女到琅琊。他们听说此事,好不骇异。天锡仍坚决要迎肖氏来,肖氏则认为县官故意编排前缘,欺凌寡妇。赵壁让天锡与肖氏隔着帘子叙述往事,一件件都清楚无误,肖氏于是大哭起来。因两人年齿相差太远,赵壁便认肖凤娘为义女,迎进署中,与天锡姊弟相称,终身养着她。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