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记
河南书生潘必正,奉双亲之命,赴临安应试,因落第羞愧,无颜回家,暂住金陵女贞观姑母处。女贞观小道姑陈妙常,原是官家小姐,因金兀术犯境,母女失散,路遇张二娘,指引来观为尼。从此,女贞观就不清静了。先是新任建康太守张于湖隐名来观,非常恋慕妙常,怎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只得离观赴任。又有溧阳王公子,纠缠妙常,遭到拒绝,恼羞成怒,告到官府,问官正是张于湖,将王责打二十板。惟独潘必正风流倜傥,引得妙常心动,一来二往,成其好事。必正向妙常发誓:“老天在上,必正若忘了妙常今日之情,天诛地灭!”姑母发觉侄儿心神不定,与妙常有些瓜葛,便叫他到经堂,吩咐“一边我打坐,一边你读书”。她仍觉不稳妥,生怕出了事,败坏山门,索性催着必正赴试去了。必正没有机会单独与妙常告别,乘着小船离去,妙常躲过师父,在后面乘只小船赶上前去。二人在船上,面对秋江,互诉衷曲。临别妙常赠必正碧玉簪一枝,必正赠妙常白玉鸳鸯扇坠一枚。这回潘必正考中二甲进士,衣锦荣归,将妙常接到家中。无巧不成书,潘陈两家本来就是亲家,陈母与女儿失散后,投奔亲家,住在潘宅。两家老人认出玉簪和扇坠,正是双方定聘之物。于是,妙常母女团圆,皆大欢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