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唐德宗时,河中府普救寺西厢院,暂住着前朝崔相国的遗孀郑氏和女儿莺莺。莺莺曾许给郑氏的侄儿郑恒,因父丧尚未成亲。一日,莺莺和侍女红娘在佛殿闲耍,与一个来寺游览的青年书生偶然相遇。这书生姓张名珙,字君瑞,西洛人氏,本来是上京应试路过这里,看到莺莺,意惹情牵,十分慕恋,便不去应试了,干脆向长老借一间僧房住到寺里,等候机会。张生听和尚说小姐每晚在花园边烧香,便躲在墙角偷看,并吟诗一首试探,小姐依韵应和,颇有情意,而当他向前相见时,她却走开了。后来张生又趁老夫人做道场,自己也搭了一份斋,得以接近莺莺,两人眉来眼去,神魂荡漾。这时镇守河桥的将军孙飞虎得知莺莺美貌,领着五千士兵包围寺院,要掳莺莺为妻,扬言三日内不献出莺莺,便要焚烧寺院,杀死全体僧俗。形势紧急,别无良方,老夫人依照莺莺之意宣布:有谁能退贼兵,便将莺莺相许。张生遂先敷衍孙飞虎后退等待,再写信给镇守蒲关的故友白马将军杜确。两日后,杜确兵至围解。张生和莺莺各自欢喜,期待着佳期,不料老夫人此时却变了卦,让二人以兄妹之礼相待。红娘知二人情深,有意撮合,让张生弹琴,催莺莺烧香。莺莺听到琴声,深受感动,张生从此也患了相思病,红娘从中穿针引线,传递书简。莺莺的诗笺写的是:“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猜测诗中含约会之意,跳墙赴约,莺莺仍有顾虑,假意训斥。正当张生痛苦万分时,红娘送来好消息:小姐今夜必来。当夜,莺莺在红娘陪伴下果然来到张生住处,红娘在门外守候,莺莺、张生终于得以欢会。此后,莺莺夜来晨去,与张生同居月余。老夫人渐觉迹象可疑,唤来红娘拷问。红娘将事揭明,并指出是老夫人的过失。老夫人怕辱没门风,只好答应这桩婚事,但申言不招白衣女婿,要张生上朝应试,以求一官半职。次日莺莺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生离死别,千万嘱托。半年后,张生果然得中状元,即派人捎书给莺莺报喜。此时偏又横生枝节,郑恒来问亲事,并谎说张生已入赘于卫尚书家。老夫人不辨真伪,便将莺莺再许郑恒。好在张生官授河中府尹,及时来到普救寺,杜确将军也赶来主婚,郑恒谎言露底,撞树而死,而有情人终成眷属。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西门豹铲强扶弱
- 西门豹做官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磨坊,主人是一对夫妇。这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