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山叔齐变节
周公在武王死后,一力辅佐成王,管叔与周公一母同胞,肚肠却大不一样。周公辅佐成王,管叔与蔡叔、霍叔捏造流言,诬周公欲为谋篡,周公避居东都。后来发现管、蔡、霍都帮纣王子武庚干事,又见金縢柜中周公求以身代武王去死的册书,成王始迎请周公归国。当年周公东去时飞沙走石而吹倒之树乃不扶自起,自是忠心感动鬼神之例。周朝未定之时,孤竹君有二子:兄为伯夷,弟为叔齐,乃同胞所生。叔齐通人情世故,伯夷孤僻不肯通方,孤竹君遗命立叔齐为君,叔齐以为废长立庶,与伯夷相推相让,相率而逃。武王兴兵伐纣,伯夷、叔齐见复商纣王无望,就以文王死而未葬,兴兵伐纣乃为不孝,以臣代君乃为不忠不仁!被太公望驳得无言,出了都门向首阳山隐去——此山乃在蒲州地面,盘曲峻险,上有蕨薇之苗,清芬可食,夷、齐二人与那些商朝遗老伪士们相依在首阳山中。不久,某人出山投诚,某人出山做官,有人艳羡,有人奚刻……且说山中野兽见山中人越来越少,也就活动起来,但对伯夷、叔齐却以义士相待,与他俩做伴守护,见他俩则躬身敛足。后来下山的人越来越多,伯夷仍采薇而食,叔齐却饥饿难忍,觉得不应像微子奔逃、比干谏死、箕子佯狂一样沽名钓誉,眼见得商朝不能瓦全,何须图“名”妨利,跟着大哥做贤者、圣者的帮闲饿鬼,与其身后享那空名,不若生前一杯热酒。于是他乘着伯夷饿得七八分沉重,背行囊拄竹杖,身穿紫花布道袍,头顶麻布孝巾下山去了!山中众兽随伯夷、叔齐上山后并无异念,只有狐狸行奸弄巧,窥察动静报与山君,好便从中取个肚饱之日。众兽发现叔齐从树阴处遮掩而来,便将叔齐拦住问其道理;叔齐以为其兄伯夷为世子,自当与国同休,自己为次子,当以宗祠为重。众兽天生茹毛饮血,食人为事,何必论纲常名教!为此鼎革之时,只可应运而生,待时而动。众兽听之,一齐快活不已。叔齐走下山去到一个市镇上,见人们家门上都贴着“顺民”二字,路上行人扬扬,皆是朝新天子的人!或是献条陈的,或是以文求征聘的,或是求保为贤良方正的……叔齐心里热乎乎地,也向皇都走去。次日他在都城正要觅亲旧生些盘费,却被一队黑旗黑帜的兵将捆翻在地,原来是商家阵亡的鬼魂,闻得叔齐会起死回生之术,有求于他。不料叔齐袖中掉出投诚周家的呈子来,众鬼兵一看,大怒,把他打得头破脑开,骂他背叛商朝谋取新官,应当在市曹斩首。这时山君领着众兽来搭救叔齐这个“指迷恩主”,两家争持不下,只见东南角降下第一尊神澄世金仙说:“天下有商周之分,在我视之,一兴一亡,就如人家生儿子一样,又如春夏之花谢了,冬秋之花开了,只要应着时令便不逆天。若据顽民之见,开天辟地就是个商朝到底不成!新朝的臣子,哪个不是先代的苗裔?生生杀杀同是一理,生处备有杀机,杀处全有生机,尔等自不省得!”一声巨响,叔齐惊醒,原是南柯一梦!自信此番出山却是不差,待功名到手再去西山收兄枯骨,也未为晚!难怪四书逸民章中,起初伯夷叔齐并称,后来只道伯夷一个,大有来历耳。
-
- 史上真有潘金莲这个人?揭秘潘金莲的情爱史
- 相信大家看过四大名著的水浒传的人都会对一个女人比较清楚吧? 那就是潘金莲,潘金莲,是《水浒传》中出现的人物,《金瓶梅》对其进行了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