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策在曲阿迎战扬州刺史刘繇时,一霎时挟死一将于麋,一声巨雷喝死一将樊能,因此人皆称他为“小霸王”。孙策领兵过江东,到曲阿,在神亭岭北下寨,刘繇也领兵于神亭岭南下营。孙策夜梦汉光武帝召见,引程普、黄盖等十三骑上岭到光武庙焚香,又过岭探看刘繇寨栅。早有伏路小军飞报刘繇。刘说:“此必是孙策诱敌之计,不可追之。”太史慈跳跃着说:“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太史慈是东莱黄县人,在辽东谋生。黄巾围北海郡时,他回家探母,曾为孔融解北海之围;后南下扬州,刘繇留在帐下为将。他不听刘繇将令,竟上马出营,仅一小将跟随,到了岭上,大喊:“孙策休走!”孙策十三骑一齐摆开,横枪立马等待。太史慈高声问:“哪个是孙策?”孙说:“只我便是。你两个一齐来拼我一个,我不惧你!我若怕你,非孙伯符也!”太史慈说:“你便众人都来,我也不怕!”纵马横枪,直取孙策。孙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程普等暗暗称奇。太史慈见孙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赶来。太史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孙策赶到,大喝:“走的不算好汉!”太史慈心中自忖:“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于是且战且走。孙策哪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太史慈兜回马再战,又战五十合。孙一枪搠去,太史慈闪过,挟住枪;太史慈也一枪搠去,孙也闪过,挟住枪。两个人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跑到哪里了。两个人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稀烂。孙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也掣了孙策头上的兜鍪。孙策把戟来刺太史慈,太史慈把兜鍪遮架。忽然喊声四起,刘繇接应军到,程普等十二骑也到,孙策与太史慈方才放手。次日,两军继续交战。孙策把枪挑太史慈的小戟摆在阵前,令军士大叫:“太史慈若不是走得快,已被刺死了!”太史慈也将孙策的兜鍪挑于阵前,令军士大喊:“孙策头已在此!”太史慈出马要与孙策决个胜负。程普挺枪战慈,战三十合。刘繇急鸣金收军。原来周瑜领军袭取曲阿,刘只好退兵。孙又乘机攻打,刘大败,投刘表去了。却说太史慈在秣陵招得精壮二千余人,要与刘繇报仇。周瑜用计活捉太史慈,令三面攻县,只留东门放走。太史慈战败,果从东门出,走五十里,喊声忽起,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生擒太史慈。孙策亲自替慈释缚,将自己的锦袍给太史慈穿;太史慈就降孙策。孙策执太史慈手笑着问:“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太史慈笑着说:“未可知也。”两人大笑。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画像詹天
-
- 纸上谈兵的典故
- 昭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进攻上党,攻克该地。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安置上党逃来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