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司理
常郡司理吴兆堂,福建人。面容严肃,心肠慈善;凡事照自己的认识和信念去做,绝无顾虑。每次定人的罪,应该怎么定就一定要这么定,虽然上司严驳,十驳十上,要达到公平定罪才止。有一个大富翁姓金,被逮捕发到府里会审。府里大多数人都说金某恶迹多端,难以减罪。只有吴力抗众言,直截了当地说:“金某无罪,捕来不过是人们想要敲诈他罢了。”由于金某豪富,这话一般人不敢说,怕有受贿的嫌疑。原来正是府尊大人非常贪婪,想借此案大捞一笔,但由于吴的严正受到阻止。于是吴也就再呆不下去,只得离任。金某的长子以三百两银子送到吴的行舟之中,吴拒绝,说:“我为你父亲说话,是出于公心,弄清是非,不能私受你的报酬。”金又请吴的仆人转致银两,并给仆人十两银作酬。仆人也劝说不动吴,把三百两银子还给了金,并把自己的十两也奉还,说自己应像主人一样。吴公可说是清廉而又刚强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杨炯曾不服气排名在王勃之后 初唐四杰的历史揭秘
- 隋朝过去,唐朝伊始,李杜王维尚未出生,文坛谁为翘楚呢?当时社会上流行一个最佳组合,或者说一个文学青年排行榜——“王杨卢骆”,即王勃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朱熹定“四书”
- 儒家的经典汗牛充栋,就是最重要的“五经”也是篇轶繁浩,文义艰深,一般人要读懂还真不容易。北宋时的程颢、程颐兄弟有感于此,他们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