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翁淡泊人生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战火刚平息,有个苏姓者,来到豫章(今江西南昌)东湖南岸,筑个茅庐独居于此。他对待邻居既有恩惠又有礼节,不论贵贱老幼,都不失其欢心,所以邻居都喜欢并且尊敬他,称他苏翁。他身长九尺,胡须优美,不大说笑,布衣草鞋,终年如此。他从不害病,体力比别人强好几倍,饭量也为一般人两倍。他耕作时用长柄的铁锹,与他身体一样长。披荆斩棘,在废地上开辟出一片菜园,他按时令种菜,四时不缺,他的园艺有一定法则,灌溉培壅有一定时刻,虽在土石焦灼的酷夏或草木冻死的严冬,他的园圃仍根深叶茂,生长繁盛,不但时时有菜,而且菜味胜于别人。所以他的菜言不二价,价高反而卖的快。苏翁白天种菜,夜晚编织草鞋,他编的鞋质地坚韧,比皮制鞋还牢,人们争相购买以赠远方友人,称之为“苏公履”。他柴米不愁,且有积余,乐于周济他人,借贷也不索还。他也有时闭门高卧,有时整日正襟危坐,人们对他莫测高深。此时宋高宗南渡不久,求贤若渴,张浚当宰相,将自己的亲笔信和金币交给豫章地方官,命令他们亲自持信币去拜访苏翁,请他出山。并给他们信说:“余乡人苏云卿,管仲乐毅一流人物,遁迹江湖有年,最近听说在东湖种菜,他高风亮节,你们必须亲自造访。”地方官便服来到苏翁处,苏翁仍挥锄不止,后来才引他们入室叙话。房内竹几土墩,地无纤尘,案上有一本《汉书》,儒雅飘逸。苏翁汲水沏茶待客。客人问:“仙乡何处?”答曰:“广汉。”客人说:“张德远(即张浚)广汉人,认识吗?”答曰:“认识。”地方官认为此人是苏云卿无疑,于是亮出了自己身份,说张浚为当朝宰相,命他们来拜访,请苏翁出山,并且送上张浚书信及所赠金币。苏翁听到这里,变了脸色,沉吟良久,似乎抱怨张浚暴露了自己。地方官就请苏翁乘他们车辆同到官府去,苏翁再三辞谢,只答应第二天上谒地方官。第二天地方官派人迎接,只见门已紧锁,空无一人,破门而入,见书信金币仍留在案上。苏翁后来不知所终。多年后发现苏翁离开豫章后所居处所,仍是依山傍湖,耕地数十亩,仍筑草庵,以寄仰高之思。章泉先生把这居所称为灌园庵。
-
- 历史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兄弟?
- 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偏爱长子李建成,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处在一个姥姥不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