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焦仲卿与刘兰芝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兰芝,向仲卿诉说内心的苦闷与悲伤:“我十三岁就会织素,十四岁就会裁衣,十五岁能弹箜篌,十六岁会背诵书,十七岁嫁到你家,做你的妻子,从此,心中常常苦闷,悲伤。你做府吏在外,我在家里守节操,起早贪晚忙于织绩,夜夜不得休息,三天织五匹布,婆婆故意挑剔,硬说织得慢。你家的媳妇实在难当,我受不了这样的驱使。白白留在你家没有什么意思,你告诉婆婆,趁早打发我回娘家吧!”仲卿听了这番话后,就去正堂禀告焦母,说:“儿是薄命相,幸亏娶了个好妻子,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这样的生活才开始,她的行为没有不端正的地方,哪里会想到使得母亲不喜欢!”焦母说:“这个女人不懂礼节,凡事自作主张,我早就不喜欢她,让她赶快走吧,千万不能留她。你得自由,东家有个美女,长得体态可爱出众,母亲替你去求婚。”仲卿长时间在焦母面前跪着,请求母亲,不要把兰芝打发走了。他表示如果把兰芝打发走了,将终生不娶。焦母大发脾气,坚决不答应儿子的请求。仲卿默默无言,回到自己的房子里,悲痛至极,哽咽说不出话,他劝兰芝因为母亲逼迫,暂时分别回娘家,以后接她回来。兰芝认为没有必要了。接着兰芝又申诉,到焦家后自己无罪过,昼夜辛劳,本打算侍奉婆母到老。可是被驱遣,怎么能回来呢?又告诉仲卿她的陪嫁应如何处理。第二天,兰芝早早起床,梳妆打扮,辞别婆母,告别小姑,挥泪登车。兰芝与仲卿分别时,立誓不相负。兰芝回娘家,是不迎自归,刘母又惊讶,又悲伤。还家十余天,县令派人提媒,兰芝含泪回答,她与仲卿结誓不别离,刘母体贴女儿,回绝了媒人。不久,太守又派人到刘家说亲,刘母谢媒人。刘兄听说,则愤恨不满,对兰芝说:“为何不考虑就打主意,先嫁府吏,后嫁郎君,一好一坏,天壤之别,你不嫁,这样住下去,怎么办?”在刘兄的逼迫下,兰芝只好顺从,允婚。府君大喜,查阅历书,选择吉日,准备迎亲。仲卿听说,肝肠欲断,不顾天黑,催急行,还未到刘家,兰芝就听见马蹄声,知道是仲卿来了,就放轻脚步,出门相迎,痛苦会面。兰芝说:“分别之后,人事不可预料,阿兄逼迫,已许给他人,只好黄泉下相见!”二人痛苦难言,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仲卿回到家里,拜见母亲,徘徊瞻顾,空房中长叹,决意自杀。当仲卿听说刘兰芝投水而死时,也自缢于庭树。两家要求合葬,合葬在华山傍,坟墓东西植柏树,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一对鸳鸯双双飞起,仰头长鸣。

上一篇:耿恭守疏勒 下一篇:陌上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