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点、探井和钻孔的定位测量
1.地质点定位测量
地质点是指勘探矿区地表上反映地质构造的点,如露头点、构造点、岩体和矿体界线点、水文点等。它们是地质人员进行地质调查的地质观察点,是填绘地形图的重要依据。地质点的位置是地质人员在实地观察确定的,确定后用红油漆或插一小红旗作为标记,并编号。
测定地质点前,应当准备好作为底图的地形图和控制点资料,并要求对控制点进行检查。要充分利用测区内已有的控制点,如果控制点不足,可采用导线测量等方法进行加密。地质点的测量作业方法、程序和要求与地形测图的碎部点测量完全相同,地质点测量一般由地质人员与测量人员共同完成。地质人员在选择地质点,描述地质内容和绘制地质草图时,可以兼职立尺员,测量人员按照地形图中测碎部点的方法,测定地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最后制成地质地形图。
2.探井定位测量
探井属于轻型山地工程,主要在覆盖地区内揭露地质现象时使用。其测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初测。将图上设计的探井位置用全站仪交会法或极坐标法测设于实地上。
2)定测。探井施工完毕后,再测定探槽两端点及探井的坐标和高程。
3.钻孔的定位测量
通常,钻孔布置在勘探线上,但有时根据地形条件可以允许孔位偏离勘探线一定的距离。钻孔的定位应由地质人员、钻探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共同研究决定。
钻孔定位测量一般可分为初测、复测和定测三个阶段。
(1)初测
根据钻孔的设计坐标,将钻孔施测于实地上,施测方法是以图根点为依据,可采用交会法或极坐标法进行。孔位在实地上一经确定,应立即在其附近建立校正点。校正点要建在不妨碍平整机台的地方,以免遭受破坏。校正点的建立应根据钻孔位置周围的地形情况而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十字交叉法:在孔位四周近于垂直的地方,选择四个校正点,使相对两点连线的交点通过孔位,如图16-9所示。
图16-9 十字交叉法
直线通过法:在钻孔前后确定两个校正点,使两点的连线通过孔位中心,然后量出孔位至两端点的距离,如图16-10所示(剖面图)。
图16-10 直线通过法
(2)复测
钻孔位置的复测是在平整机台后进行的。根据校正点及其记录数据,对钻孔位置进行校核。若孔位偏差超过0.1m时,应检查校正点是否有错误。一般情况下,平整机台后,孔位的木桩大部分会丢失。此时,即可利用校正点重新测定孔位。若校正点的木桩确已丢失,或对校正点有怀疑时,则需重新测定孔位。
(3)定测
钻孔钻进完毕并进行封孔后,再测定封孔套管中心的坐标及高程。可采用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和侧方交会等方法测定其坐标。高程可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测定。对于不参加储量计算的钻孔,其坐标和高程可采用经纬仪视距导线施测。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