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设基线
测设基线可用经纬仪视距法,或以经纬仪配合钢卷尺进行。下面简单介绍当基线遇到障碍物时的施测方法。
1.90°转站法
如图16-3所示,若沿着直线ABCD前进,至B点处因障碍物而不能通视,可在B点设站,瞄准A点定为零方向,转90°测出B′点;越过障碍物,迁站到B′点后瞄准B点定为零方向,转270°测出C′点;越过障碍物,再迁站到C′点后瞄准B′点定为零方向,转270°测出C点,若使CC′距离等于BB′距离,则C点即在原测线方向上。此后,在C点上安置仪器,以C′为零方向,转90°而测定D点。
图16-3 90°转站法
2.自由角测量法
如图16-4所示,若在A站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时,可转动角度α,并测定AB间的水平距离,越过障碍物定出B点;再解算直角三角形求出AC及BC的边长;迁站到B点,瞄准A点定为零方向,旋转270°+α,根据边长BC计算值,即可定出C点;迁站到C点并瞄准B点定为零方向,转90°后即为原测线方向。
图16-4 自由角测量法
3.等腰三角形法
如图16-5所示,在A点上设站,以任意角度(如30°)躲过障碍物定出B点,并测定AB边长;迁站到B点,瞄准A点定为零方向,转动角度(180°-2×30°)=120°,定出C点;再使BC=AB,并迁站到C点,瞄准B点定为零方向,再旋转120°,此即在原测线方向上。
图16-5 等腰三角形法
由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可计算出AC的线长为
D=2Dcos30°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