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尺检定
钢尺尺面上注记长度(如30m、50m等)叫名义长度。由于材料质量、制造误差和使用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使钢尺的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常不相等。我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或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钢尺是测量的主要器具之一,为了保证量距成果的质量,钢尺应定期进行检定,求出钢尺在标准拉力和标准温度下的实际长度,以便对量距结果进行改正。
1.钢尺检定方法
钢尺检定应送设有比长台的测绘单位或计量单位检定。将被检钢尺与标准尺并排铺在平台上,对齐两尺末端分划并固定。用弹簧秤加标准拉力拉紧两尺,在零分划线处读出两尺长度之差,从而求出被检尺的实际长度和尺长方程式。
2.钢尺尺长方程式
我国钢尺检定规程中规定,检定钢尺的标准温度t为+20℃,30m钢尺施加标准拉力为100N(即10kg)。设某钢尺名义长度为l,经检定知该尺在标准温度和标准拉力下,其实际长度为l,则尺长改正为△l,△l=l-l。
钢尺在使用中,其实际长度l还随拉力和温度变化而改变,在拉力保持不变时,钢尺实际长度l是温度t的函数,描述钢尺在标准拉力条件下,实际长度l随温度t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称钢尺尺长方程式,其一般形式为
l=l+△l+α×(t-t)×l
式中 l——钢尺在温度为t℃时的实际长度;
l——钢尺的名义长度;
△l——钢尺的尺长改正,即钢尺在温度t时的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
α——钢尺的线膨胀系数,即钢尺当温度变化1℃时,其1m长度的变化量,其值一般为1.15×10~1.25×10;
t——钢尺使用时的温度;
t——钢尺检定时的温度(20℃)。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