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表面装饰
陶瓷制品从生活用具和工艺品已向装饰材料方向发展,其表面装饰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价值。陶瓷的表面装饰能够大大提高其外观效果,同时很多表面装饰手段对制品也起着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把产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陶瓷制品成为一种能广泛应用的优良装饰材料。
陶瓷制品的表面装饰方法有很多种,较为常见的有施釉、彩绘和用贵金属装饰。
(一)施釉
施釉是对陶瓷制品进行表面装饰的主要方法之一。烧结的坯体表面一般是粗糙无光,多孔结构的陶坯更是如此,不仅影响产品的装饰性和力学性能,而且也容易被玷污和吸湿。对坯体表面采用施釉工艺之后,其产品表面会变得平滑光亮、不吸水、不透气,并能够大大地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和装饰效果。
用于陶瓷制品的釉料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釉料能在坯体烧结温度下成熟,一般要求釉的成熟温度应略低于坯体烧成温度;(2)釉料要求能够与坯体牢固地结合,其热膨胀系数应稍小于坯体的热膨胀系数;(3)釉料经高温熔化后,应具有适当的黏度和表面张力;(4)形成的釉层应质地坚硬、耐磕碰、不易磨损。釉料的技术性能如表16-2所示。
表16-2 釉料的技术性能
(二)彩绘
陶瓷彩绘可分为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两种。
1.釉下彩绘
釉下彩绘是在生坯上进行彩绘,然后喷涂上一层透明釉料,再经釉烧而制成。釉下彩绘的特征在于彩绘画面是在釉层以下,能受到釉层的保护,从而不易被磨损,使得画面效果能得到较长时间的保持。
釉下彩绘常常采用手工绘制,生产效率低、要求技术高、产品价格高,所以应用很不广泛。但在大机器、流水线生产方式普及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手工制作的精致性、独特性,从手工制品中可以体现匠人的审美情趣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青花瓷器、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都是名贵的釉下彩制品,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
2.釉上彩绘
釉上彩绘是在已经釉烧的陶瓷釉面上,使用低温彩料进行彩绘,再在600~900℃的温度下经彩烧而制成。
由于釉上彩的彩烧温度较低,从而使陶瓷颜料的选择性大大提高,可以使用很多釉下彩绘不能使用的原料,使彩绘色调十分丰富、绚丽多彩。由于釉上彩绘是在强度相当高的陶瓷坯体上进行,因此可以采用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由于釉上彩绘产品质量较好、价格比较便宜,因此其应用量远远超过釉下彩绘制品。
釉上彩绘由于没有釉层的保护,其彩绘的图案易被磨损,在使用的过程中,因颜料中加入一种铅的原料,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目前,在陶瓷彩绘上广泛采用釉上贴花、刷花、喷花和堆金等“新彩”方法,其中“贴花”是釉上彩绘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使用先进的贴花技术,采用塑料薄膜贴花纸,用清水就可以把彩料转移至陶瓷制品的釉面上,操作十分简单。
(三)贵金属装饰
高级贵重的陶瓷制品,常常采用金、铂、钯、银等贵重金属对陶瓷进行装饰加工,这种陶瓷表面的装饰方法被称为贵重金属装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黄金为原料进行表面装饰,如金边、图画描金装饰方法等。
饰金方法所用的材料基本有金水(液态金)与金粉两种。金材装饰陶瓷的方法有亮金、磨光金和腐蚀金等多种。亮金在饰金装饰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是采用金水为着色材料,在适当温度下彩烧后,直接获得光彩夺目的金属层。亮金所使用的金水的含金量必须严格控制在10%~12%以内,否则金层容易脱落,并使其耐热性降低。
贵金属装饰的瓷器,成本高昂,做工精心,制品雍容华贵,光泽闪闪动人,常常作为高档的室内陈设用品、纪念品和赠品,可以营造室内高雅华贵的空间氛围。
-
-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