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电石(CaC)、饱和食盐水.
2.装置:“固+液→气”.
3.原理:CaC+2HO→Ca(OH)+CHSO、碱石灰均可.
5.收集:排水集气法.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因为乙炔中混入空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注 ①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是为了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便于得到平稳的气流.
②该反应不能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原因有:a.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使启普发生器破碎;b.电石与水反应太剧烈,不易控制.c.生成Ca(OH)为微溶性糊状物,易堵塞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间的空隙,使发生器失去作用.
③因反应剧烈,且产生泡沫,为防止产生的泡沫堵塞导管,应在导气管口下端塞入一棉花团.
④电石气有特殊臭味的原因
因电石中含少量CaS,CaAs和CaP故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CaS+2HO=Ca(OH)+HSP+6HO=3Ca(OH)+2PHAs+6HO=3Ca(OH)+2AsHS,PH,AsH有恶臭.将电石气用KCrO的浓硫酸溶液或HgCl的稀盐酸或NaOH溶液洗气可除去臭味.
⑤点燃乙炔要验纯.
上一篇:乙炔的性质
下一篇:炔烃的概念、通式及性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