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物量的增多对气体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
1.等温等容条件下:
(1)对于反应物为一种的反应,①对于气体系数减小的反应,如,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NO,会使平衡向右移动,但由于NO增多,引起压强增大,导致平衡向右移动的趋势增大,转化率增大;②对于气体系数不变的反应,如2HBr
Br+H,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HBr,会使平衡向右移动,由于HBr的增多,引起压强增大,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没有影响,转化率不变;③对于气体系数增大的反应,如PCl
PCl+Cl,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PCl气体,会使平衡向右移动,由于PCl气体的增多,引起压强增大,抑制平衡向右移动,转化率减小.
(2)对于反应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可逆反应,如aA+bB=cC+dD,①如果只增加一种反应气体,则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而其本身的转化率减小;②如果所有气体反应物都同等倍数增加,其转化率的变化情况与前后系数有关,其变化情况如下所述.例如:
对反应,分别以1molN和1molH为起始量与以2molN、2molH为起始量,其转化率增大.
对反应,分别以1molCO和1molHO(g)为起始量与以2molCO和2molHO为起始量,其转化率不变.
同样,对反应系数增大的气体反应,分别以上述两种起始量反应,其转化率减小.
2.等温等压条件下,对于气体反应,对于同等倍数增加反应物量时,上述情况下平衡不移动,所以转化率不发生改变.
例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已知H和I的起始浓度均为0.10mol·L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若H和I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mol·L,则平衡时H的浓度(mol·L)是( ).
A.0.16 B,0,08
C.0.04 D.0.02
解析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根据题给条件,若H和I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mol·L,则平衡时HI的浓度为0.32mol·L,H的浓度为0.20mol·L—0.16mol·L=0.04mol·L.
答 C.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魏文侯用才之道
-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