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判断:
1.元素的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置换出氢越容易,金属性越强.钠跟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镁与水在加热时缓慢反应放出H,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镁的强.
2.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氧化物间接或直接跟水生成的化合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形成该碱的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NaOH碱性强于Al(OH),所以金属性:Na>Al
3.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金属的位置.金属活动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具有较强的金属性,后面的金属的金属性较弱.把铁片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上覆盖一层红色的铜,铁把铜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说明金属性铁比铜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构成含氧酸的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HSO是强酸,HCO是弱酸,所以S比C的非金属性强.
2.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F和H混合物在黑暗处爆炸;Cl和H混合物在强光照射下发生爆炸;Br和H在加热时反应;I和H在持续加热条件下很慢地反应,且生成的HI不稳定,容易分解,所以非金属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氟>氯>溴>碘.
3.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若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4.在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通入NaBr溶液,反应为:Cl+2NaBr=Br+2NaCl,所以非金属性:氯>溴.
上一篇: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下一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九天玄女的传人
- 九天玄女是九天的圣主,中华民族是九天玄女的传人,《诗经? 商颂 ? 玄鸟》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我还认为,通过 “玄鸟 ” ,得知 “天
-
- 赵奢救阙与
-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国侵犯赵国,包围了阙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赵王召老将廉颇、乐乘问道:"能否出兵相救?"廉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