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衍射

书籍:高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雷扬, 欧阳占宝, 夏力安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1.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波能够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直线传播时所要生成的“阴影”区域中去的现象叫波的衍射.

2.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1)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2)波的衍射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上述条件是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不是波发生衍射的条件.

如“只有当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发生衍射现象”这句话就不正确.

(3)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4)波传到小孔(障碍物)时,小孔(障碍物)仿佛一个新波源,由它发出与原来同频率的波在孔后传播,就偏离了直线方向.因此波的直线传播只是在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

3.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可以发生衍射.

(2)凡能发生衍射现象的就是波.

4.声波的衍射现象

(1)声波的波长在1.7cm~17m之间(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与一般障碍物的尺寸相比差不多,或比其大,故声波的衍射现象极为明显.

(2)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波能绕过障碍物发生明显的衍射而光波不易显出衍射现象,使声音绕过障碍物传入人耳,而光不能绕过障碍物传入人眼.

例 如图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的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的观察到衍射现象

分析 由图示可看出,孔AB的大小跟水波的波长差不多,满足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所以选项A正确.

由于波在挡板前后是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的,且波的频率也未变,由λ=v/f知波的波长未变,所以选项B正确.

如果将孔扩大,则可能不再满足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故选项C正确.

当波源频率f增大时,波长λ=v/f减小,根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此种情况下波的衍射现象只能向着不明显的方向发展,故选项D错误.

答 A、B、C.

上一篇: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下一篇:波的叠加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
魏文侯待民之道
魏文侯待民之道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